曾國藩,字伯函,號滌生,湖南雙峰人。生前聲名顯赫,身后褒貶紛紜。鎮壓天平軍有功于清庭,封為一等勇毅侯,官居一品,死后被謚“文正”。“譽之則為圣相,讞之則為元兇”。然則,其教子家風,卻著實令人崇敬。
曾公教子,重育家風。身為清末理學大師,治學嚴謹,培育家風,細微嚴明。教子勿望十事,一曰勤理家事,嚴明家規;二曰盡孝悌,除驕逸;三曰以習勞苦為第一要義;四曰居家之道,不可有余財;五曰聯姻不必定富室名門;六曰家事忌奢華,尚儉;七曰治家八字:考、寶、早、掃、書、疏、魚、豬。八曰親戚交往宜重情輕物;九曰不可厭倦家,嵤;十曰擇良師以求教。一代宗師,思慮遠宏。
曾公教子,見地脫俗。名列三公富貴顯赫,卻教子牢記兩項箴銘,一曰:不謀做官發財,只求讀書明理。曾氏說:“凡人皆望子為官,余不愿為大官,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。” 二曰:杜絕奢侈懶惰,培養勤儉謙勞精神。曾氏從不準子女懶睡,要求讀書、寫字、賦詩三者并重,此為勤;不準其積錢買田,衣勿華美,此為儉;不準斥仆傭、輕慢鄰居,在家敬老愛幼,出嫁后尊敬公婆,不能仗勢欺人,此為謙;在家男要掃地、種菜,女要做飯、織布,此為勞。
曾公教子,言傳身教。對子女要求極嚴,亦勤勉自身。黎明起床辦公,平時讀書寫字,生活十分節儉,日三省吾身。因長年在外,無法經常督促子女,便經常寫信教育子女。軍務繁忙至深夜,亦抽空閱讀子女書信。曾公家書數萬言,語重情深感后人。 曾公教子,光耀子孫。曾國藩有二子,長子紀澤精通詩文書畫,亦為清末出色之外交官。次子紀鴻盡管中年早逝,但在數學研究上造詣頗深。其孫輩曾寶蓀、曾約農等成為教育家和學者。一家四代人才輩出,令人仰慕良好家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