涑水先生,教子楷模,正身言傳,教化美德。一代宗師,史學泰斗,修身齊家,后人仰諾。關心子女非金銀,溺愛兒孫身后禍,古來多少前車鑒,成于儉樸敗于奢。
司馬光北宋杰出史學家,字君實,陜州夏縣涑水人,世稱“涑水先生”。宋仁宗寶元元年進士,屢官天章閣侍講、御史中丞、尚書左仆射,后追封為溫國公。先生生活儉樸,著述宏豐,一部《資治通鑒》,名傳青史,一生教子,修身為要,儉樸為重。
生活慈愛,先生節儉純樸以身教。司馬光“平生衣取蔽寒,食取充腹”,但卻“不敢服垢弊以矯俗于名”。常教誨其子曰:“食豐而生奢,闊盛而生侈”。并以家書之體撰有論儉約之文,勸戒子女切忌奢侈,祟尚儉約。
事業關懷,先生謹身節用以啟蒙。為完成《資治通鑒》歷史巨著,司馬光曾讓司馬康參與鍛煉?雌渥佑弥讣鬃,耐心傳授愛護書籍之法:讀書前,先凈案;讀書時,坐端正;翻書時,側指輕。愛護書籍,嚴謹作風,令其子終生受益無窮。
寓教于理,先生循循善誘以真誠。告誡其子:“儉,德之共也;侈,惡之大也。”“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。夫儉則寡欲。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,可以直道而行;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,遠罪豐家。”“侈則多欲。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,枉道速禍;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,敗家喪身。”司馬光 “由儉入奢易,由奢入儉難”之教子警句,已為世人經久傳誦。
遵父教誨,司馬康以儉樸自律,學有所成,博古通今,歷任校書郎、著作郎兼任侍講,為官做人廉潔儉樸而后世稱頌。
|